编者按:当越来越多的人说别人虚伪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或许,他不虚伪…… |
|
还是那场“到西部去——大学生志愿者巡回报告会”,还是那个浙江大学03届毕业生,那个已取得保研资格却自己强烈要求保留学籍到西部志愿服务一年的褚如辉,他在他的演讲稿中提到的虚伪。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被这些话深深感动,到不是因为他讲的有多好多生动,我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不虚伪吧。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虚伪”的发展史。
在很多年前,尤其在祖国处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有了无数的英雄。一个英雄倒下了,千万个英雄站起来。当年轻的周恩来说自己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当伤痕累累的董存瑞顶着炸药包,高喊“同志们冲啊”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们是虚伪的。我们是如此的敬重他们,在他们死后的这么多年里,我们一直纪念着他们。那时候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那么的纯粹。
后来,国家终于解放了,可是好像是为了证明“人无完人”一样,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他的晚年也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那段时间里看到最多的就是《毛主席语录》,听到最多的就是“毛主席万岁”。即便如此,他们虚伪吗?虚伪!即便如此,有人敢说他们虚伪吗?没人敢!是啊,在那样一个年代,说要是敢说那个说“毛主席万岁”的人虚伪,那就是犯政治错误,那就是反革命。于是,虚伪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再后来,改革开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国家说要建设民主政治,所以提倡言论自由。于是,人们把以前不敢说的话,都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于是,“虚伪”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广泛应用。再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如果你还说你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时,换来的,只会是人们不屑,人们肯定会觉得你这人人品有问题,虚伪。但反之,如果你说你只是为了将来自己能生活的好点而读书时,人们反而对你这人表示赞赏,觉得你这人实在。
于是,当褚如辉的女朋友的领导问他为什么要到西部去时,褚如辉说,大学四年,他已经混的太多,他不想毕业以后再作个大混混,他是真的想到西部去,真的为国家做点什么。他女朋友开始朝他挤眉弄眼了,暗示他这样回答不好。显然,台下的领导似乎也不满意这个回答,按我们今天的主题说,就是“虚伪”,他们试图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引导他回答这个问题。褚如辉说:“可我真的是这么想的啊,我真的虚伪吗?”他郁闷了,我也郁闷了。
多可悲啊,那一群每天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挂在嘴上的人,等到有人真的想做到三个代表,真的为人民服务时,他们却开始质疑了,质疑这个人的人品问题,质疑是否真的有这么无私的人。
这就是中国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脾性吧,当所有的虚伪被说了出来,当所有的不虚伪也成了虚伪时,我想并没有多少人反思一下,他们甚至还在庆幸自己的正直,自己的敢说敢做。都说市场经济下的大学生越来越现实,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我不是想为他们辩驳,我只是想请我们的社会想想,这是不是跟它的导向也有点关系。
市场经济,很大一个特征是希望凡事都做到一个“双赢”的局面。也许,我们在说出,想为国家做点什么的时候,同时也实现在自身的价值。但是,请不要质疑我们的真心,我们是真的只是想为国家做点什么。或许,这就是个“双赢”的局面,但是,当我们说那话的时候,我们绝不虚伪。 |